铁塘罗氏大事记
作者(编辑):站主 | 时间: 2022-02-27 13:27

本文作者:罗玉华


一、迁徙状况

    宋嘉定间(1208~1222年),二世祖大器公任衡阳教谕,善其俗,逐卜居于衡,家西街坳上,自江西熂下迎父青叟公来衡奉养。后裔故尊青叟公为徙湘始祖。

    宋绍定间(1228~1233年)三世祖忠公,自衡阳迁祁阳黄冈。

    宋咸淳间(1265~1274年),四世祖宗之公奉父命,自黄冈复徙邵阳中二乡铁塘落籍。

    外徙时期未详,景华公裔自铁塘外徙邵阳市城南面铺,前届修谱失联,三修族谱期回归铁塘罗氏大宗。详三修《康熙甲子事实录》。

    外徙时期不详,五世祖克抑公裔自铁塘徙居祁阳万冲等地,六修族谱期回归铁塘罗氏大宗。详《清道光丁未六修凡例三条》记载。

    清乾隆期湖广填四川移民(大多在1740年左右),铁塘族裔外徙四川有几十户达几百人,其中振铎公房与至矣公房居多,据四修世系卷一中记载就有四十余户近两百人徙川,尚有卷二未扫描难以查考。除部份徙川宗亲族谱编修乃归一体外,尚有大部份徙居四川各地者失联。如振铎公第九代孙信品公后裔与景华公第十代孙世绘公后裔,凭保存至今的两套四修族谱,通过当今的互连网时代得以联系,于铁塘九修(1995年)与十修族谱期(2018年)后才回归铁塘罗氏大宗。

    清末、民国期,因职、因匠、因军旅及其它原因外徙全国各地者很难统计,其中多数同归一体修谱,但也有少数外徙者因失联自成体系,如《贵州新街罗氏》,其字辈及世系人物均较吻合,其序言也载明徙自中乡铁塘,经考查为怀義公房裔孙積快公外徙贵州定居。

    共和国(1949~1980年阶段),因职因学等原因举家迁居全国各地及旅居侨民,虽迁居各地但乃归大宗一体。如先夙自祁东万冲迁沈阳、福山自铁塘迁北京、永平侨居美国等等。

    共和国(1965~1976年间),因支边自铁塘迁云南、江西等地,本阶段虽外徙各地,大多仍联为铁塘大宗一体。

    共和国(1980~2021年),改革开放,铁塘许多脉裔因商或购房定居全国各大城镇,(本阶段基本成为铁塘一体)


二、世业篇

       兴建永慕堂:翰林巨海公兴建于宋末(1273~1279年间)

       补修永慕堂:智渔等公补修于清乾隆庚申(1740年)。

       永慕堂再次补修:宋生公等补修于公元一九九五年。

       永慕堂掛新匾:桐生等操劳于公元二零一八年。

       兴建宗祠:时仰、时厝等公始建于明万历间(1573~1619年)。

       扩建宗祠:礼珅、礼琪等公在原宗祠处扩建,规模拓宽于清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

       补修宗祠:基巽等公补修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在宗祠后兴建族校舍,至公元一九五二年竣工。

       宗祠戏台被拆:破旧时代被当时的人民公社拆毁,材料用于建农村的五七中学。

       祠堂前牌楼倒塌:由于戏台被拆,高大雄伟的牌楼在无支撑力的联结下,于公元一九七九年突然倒塌。

       宗祠改建为铁塘中学:公元一九八七年,宗祠全面拆除改建教学楼及校舍。

       铁塘中学更名:公元二零二一年,《铁塘中学》更名为《芙蓉学校》,原铁塘宗祠旧址即今日芙蓉学校校址。

       兴建青云观:翰林巨海公建,设有祖师殿、王皇楼、三清殿、转宿楼、太公祠等。二世祖忠公、三世祖宗之公墓址在太公祠后。


三、教育篇

      宋末元明清期:主要是延师开馆及私塾等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再进而入庠学博取学位。其具体史实不详。

      民国三年(1914年):创办族学《玉成斋》,校址在青云观。

      民国五年(1916年):族学迁址潼公祠,改名为《玉成小学》。

      民国十八年(1929年):《玉成小学》由潼公祠迁入铁塘宗祠。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玉成小学》改名为《中乡二都中心小学》。

      共和国成立后:《中二乡中心小学》改名为《铁塘完小》。

      公元一九五四年:铁塘小学合办初中。

      公元一九八七年:《铁塘小学》改为《铁塘中学》,撤小学由各村办校。      

      公元二零二一年:《铁塘中学》变更为《芙蓉学校》,原铁塘罗氏宗祠旧址即今之芙蓉学校校址。芙蓉学校是湖南省重点民生事业项目,旨在提高办学质量,条件达标的中小学校,也是邵东市唯一获湖南省的援建学校。


四、历届族谱

     创修族谱:克抑公手抄本于元成宗大德辛丑(1301年)。首拟班次十四字从六代起冠名首,即:景永至用  振氵茂荣时   仁义礼智信。

     二修族谱:振锭公(字廷用)手抄十四本于明正统九年甲子(1444年),“用"字辈各颁一册。距前修143年

     三修族谱:若庸等公刻印成铁(帖)于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距前修240年。二修距三修历时四甲子,又经明清兵焚,二修族谱严重蠹腐,编辑谱牒十分困难,前贤治谱严谨,部份采取空格虚字的方式以待后来者探究,如:青叟公齿录下“宋庆元戊午囗囗"虚二字,忠公齿录下“生子囗"虚一字,宗之公齿录下“宗之囗子"虚一字等。

     四修族谱:智烛公(字蔵密)等木刻墨印欧式版本于清乾隆五年庚申(1740年),距前修56年。继拟字号二十字,即:

        積厚培基远    承先庆泽长

        立功遵祖训    守敬肃朝纲

     五修族谱:佩信等公同样采用木刻墨印欧式版本于清嘉庆七年壬戍(1802年),距前修62年。

     六修族谱:厚魁等公应用木刻墨印欧版于清道光二十九年丁未(1847年),距前修45年。本届续增字辈二十字,即:

        业建千秋显    名垂万古香    

        山河联甲第    星斗煥文章

     七修族谱:培鼎等公木刻墨印欧版于清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距前修三十三年。本届与祁邑黄冈,衡邑清泉合宗通谱,原拟字辈自三十代起斟酌改定,(‘长`字辈以后)。即:

        诒谋遵祖训    受爵肃朝纲    

        猷壮千秋煥    名垂百代光

        书香緜甲第    品藻重琳瑯    

        俊选雄南国    声华盛豫章

     八修族谱:由基滋(字岱生)等公采用木刻墨印,改欧式为苏式版本于民国七年戊午(1918年),距前修三十八年。(不知是本届还是七修期,依据衡邑清泉谱朗存记载,补录三修中空格虚字外,尚新增叟祖与器祖生期、任期等事项。

     九修族谱:庆洪公(字宋生)等采用铅印苏式版本于公元一九九五年。距前修七十七年,本届与《零陵天里坪罗氏》体之公裔及《堆积罗氏》贞之公裔互通谱牒。并在九修后通过互联网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徙川的信品公脉裔取得联络,其裔孙尚保存较完好的铁塘四修谱牒(四修扫描蓝本基于本收蔵本,功不可没)。九修后乘修谱余资,于次年清明期,将年久失修的铁塘许多祖墓进行修复,并立碑记。

     十修族谱:先澍(字桐生)等经电脑排版打印苏式版本于公元二零一八年,距前修二十三年。十修谱竣工后,景华公十代孙世绘公所配姚氏妣携五子于湖广填四川期徙川,其裔孙罗斌通过保存铁塘罗氏四修谱牒得以回归铁塘罗氏大宗。

     铁塘罗氏网站的创立:永红等首创家族网站于公元二零一七年,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快捷传递家族史记。


五、铁塘在各时期的建置沿革

    铁塘,即铁塘町。泛指石株桥周围上下。地处邵东东南边陲,东与衡阳关市接壤,南与祁东马杜桥交界,西临公田町及茶子山比邻,北傍毛荷殿为邻。距邵东市人民政府约四十公里,铁塘罗氏家族主要聚居于当今的思远村、石株桥村、铁塘村、大棠村、家和村、三云村等地。

    清代时期:隶属宝庆府邵阳县中二乡。(注、具体属区待考)

    民国时期:隶属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中乡二都。

    共和国初(1950年):为湖南省邵阳县十区。

    一九五一年:为邵阳县邵东办事处十区。

    一九五二年:邵东从原来的邵阳县析出为县,称湖南省邵东县十区。

    一九五六年:撤区,为邵东县石株桥乡。

    一九五八年:乡级变更为人民公社,村改为大队。隶属邵东县石株桥公社。

    一九八四年:公社改称乡,大队改称村。隶属邵东县石株桥乡。

    二零一五年:撤区并乡设镇,称邵东县灵官殿镇。   

    二零一九年:邵东设市,隶属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


六、境内战事与气候灾害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军向衡阳发起进攻,衡阳守军奋勇抗击四十天,8月8日,因国民党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投敌,衡阳失守。日军经短暂休整,又分二支进犯邵阳。日寇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铁塘也同样深受其害。这份国耻,永世不忘。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解放战争中的衡宝战役,正值新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开国大典期。邵阳中乡正迎来解放军某部追歼国民党白崇禧集团军,在邵阳中乡曾多次展开浴血战斗,将白崇禧部追击到祁东七星岭蜡冲及黄土铺等地时,将敌军已摧毁得土崩瓦解。在中乡英勇顽强的战斗中,许多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中乡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为解放事业而献身,为他们掩埋在中乡的热土中,并立上烈士墓。中乡的多夫岭烈士墓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当地各级政府将其打造成为缅怀先烈,传承历史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中乡境内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许多房屋倒塌,作物受涝,损失惨重。

    公元二零零八年: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气温低,持续时间长。道路结冰,坚硬而滑溜,造成交通中断,正临近春节,致使广大务工人员返乡过节滞留旅途中,只好肩担行李,手撑木杖,一步一溜地往家赶。电网因结冰加厚,电杆不支重压而致倒塌,全面停电,导致人们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食品及蜡烛、煤油等生活品短缺,千金难求。山上树木,全都压弯齐腰折断,噼啪之声此起彼伏,大山中及道路上处处是折断的树枝及树干,一片狼籍。灾害无情党有情,党与政府及时组织,了解灾情,不顾寒冰刺骨,全力抢修电力设施。


访客 | 2022-02-15 14:53
整理非常细致,值得学习。有几处笔误,供参考。
1.时庵公、时仰公。
2.拟定字辈的拟。
3.长字辈为29代。
罗遵实13508250455 | 2022-02-22 20:26
辛苦作者,站主了
罗健15331779388 | 2022-11-17 20:03
相当不错

上一篇:中乡吉祥地,儒风育英材
下一篇:十修族谱卷首第一本电子版下载
我 要 评 论(限300字):

还可以输入300个字符!

姓名或联系方式:
请输入算式结果:     8 + 4 = *
版权、站主: 罗永红(庆烨)
QQ:75510227;微信:luobohei
总访问数:10945706
罗氏通谱网
罗氏家园网
公田罗氏网